3月2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5)”。
纽约、伦敦、新加坡位列前三。记者发现,本期指数香港及内地12个金融中心城市评分全部实现上升,排名除北京外,其他城市均保持稳中有进。
其中,上海、深圳各上升1位,位列全球第6和第11。香港、上海、北京和深圳都进入了“未来可能变得更重要金融中心(Centres Likely To Become More Significant)”行列。
据悉,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
记者了解到,为了评估金融中心在各个领域的表现情况,GFCI要素评估模型对五个领域中的每一项进行单独评估,包括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
具体来看分项排名,香港、上海、深圳和北京4座城市在上述5个方面已“整体”进入全球前15行列。
其中,深圳在基础设施领域排名全球第4,金融业发展水平领域排名全球第7。深圳某交易机构运营和营销经理分析称,“深圳金融中心得益于其靠近中国庞大且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该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面向国内外客户的门户。深圳的金融机构有一个优势,可以接触到大量潜在客户,包括个人、企业和跨国公司。这种便捷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可以根据这些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
但相较于基础设施和金融业发展水平两项指标,数据显示,深圳金融业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的竞争力指标排名相对落后,分别为第15、第14。但相较于上期排名,营商环境上升了8位,人力资本上升了3位。
综合近几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记者发现深圳金融业竞争力指标的短板主要在营商环境方面,例如在金融国际化水平方面,与全球一流金融中心相比,深圳及其他内地金融中心的一大劣势是金融国际化程度较低,这使得深圳等内地金融中心在吸引国际人才和国际资本方面存在较多障碍。
目前,深圳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便低于上海、北京。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4月,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为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占比近三分之一;截至2024年3月,仅北京朝阳区内持牌金融机构已经超过18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近400家。
此外,深圳金融业发展也受限于人力资本“短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指数研究中心主任张祥此前向记者表示,深圳金融人才环境长期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不足及房价过高等因素影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建议称,从全球一流金融中心的经验来看,可着重实施三项人才战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吸引高端金融人才集聚;提升金融人才生活品质,探索有利于吸引国际人才的特殊移民政策;加强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与国际一流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为金融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人才。
此外,张祥表示,中国金融中心是要依托于实体经济的规模化,而实体经济的规模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承载规模,例如制造业规模,土地资源等。而深圳的土地面积仅约占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有限。
上述报告还分析了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水平。深圳排名继续保持全球第4,仅次于纽约、伦敦和旧金山,在中国金融中心中位次最高。
2023年2月,结合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深圳正式发布《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深圳金融科技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已聚集起平安集团、腾讯金融科技、微众银行、招联消费金融、易安财产保险和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等重要金融科技机构。
在龙头企业的领跑下,深圳金融科技类企业集群逐渐形成。开泰银行、中金公司、山西证券等持牌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相继落户深圳,长亮科技、金证科技等专业金融科技服务商也陆续涌现,多家香港虚拟银行、虚拟保险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前海集聚。
但上述《专项规划》也指出,“目前深圳金融科技整体布局尚不均衡,金融科技类企业集群、市场主体梯队建设仍需完善,各区优势产业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待提升。”
此外,从金融科技排名来看,深圳正面临来自新加坡及美国金融中心的挑战,未来围绕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排名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城市中,中美各占六席。
总结来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分析称,从GFCI特征指标上看,深圳在股票、债券交易量等资本市场领域及金融科技等创新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营商环境、生活质量、法治环境、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与纽约、伦敦、香港等全球一流金融中心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在排名前 20 位的金融中心中,没有一个城市的排名变化超过 4 位。这表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前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总体而言,所有金融中心的平均得分上升了1.62%,这表明人们对金融业的信心持续增强。”
其中,金融中心竞争激烈,美国金融中心表现回落。纽约、伦敦两大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继续保持不变,新加坡、香港再次位列全球第三和第四,得分差距仅为1分,与上期一致。
而美国主要金融中心在持续了两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本期排名有所回落。其中,洛杉矶和华盛顿排名分别下降2位和4位,位列全球第8和第12,已落后于上海和深圳。本期GFCI全球金融中心十强行列中,美国金融中心数量从5个减少为4个。
此外,亚太金融中心表现强劲,北美与西欧金融中心表现有所分化。记者观察到,在本期指数中,亚太金融中心表现非常强劲,整体评分较上期上升1.89%,从排名来看,该地区排名前15的金融中心仅有2个城市排名有所下降,且全球十强中,亚太金融中心占据了4席。
北美地区金融中心整体评分较上期上升0.68%,尽管排名前15的金融中心有4个城市进入全球前十,但也有6个城市排名下降。在西欧地区,雷克雅未克、泽西岛、格拉斯哥和卢加诺的得分增幅显著,但柏林、慕尼黑和哥本哈根的排名也出现较大下降。
ca88登录页面 上一篇:凌志软件入选“2024金融科技创新排行榜”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